發布: 2006-12-06 00:00:00
11月21日,在2006中國(國際)綠色食品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綠色食品專家們不無憂慮地指出:企業應該注重培育綠色品牌,充分挖掘、實現綠色食品內在的品質價值。
據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副會長劉文舉介紹,近年來,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國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的總數達到3695家,產品總數達到9728個,年銷售額1030億元,出口額16.2億美元。雖然目前綠色食品的發展比較喜人,但是喜中有憂。我國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在獲得綠色食品標志后卻不注重品牌的培育工作。據統計,綠色食品標志的3年有效期過期后,企業復認率在下降,近年重新申報的企業更是不足一半。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沒有從綠色食品標志中獲得應有的效益,但付出的卻很多。導致綠色食品標志的價值無法完全體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對綠色食品的品牌培育不足。如有些政府部門和企業重綠色食品標志的認證,輕品牌的培育。據介紹,很多地方政府部門都采取多種措施來推動當地產品進入綠色食品的行列,有的甚至還幫助企業承擔獲得綠色食品標志的全部認證費用,但是在生產基地和綠色品牌的培育方面下的工夫遠遠不夠。
近年來,常有媒體報道個別品牌利用綠色食品標志有意對消費者進行“綠色欺詐”。2005年,北京市場上綠色食品的調研報告顯示,268種樣品中經核實確定有243種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品,占總數的90.7%;有25種樣品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占總數的9.3%。這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產品的綠色食品有效期已過,但仍在“超期服役”的情況。還有3家企業是未經許可擅自冒用綠色食品標志。專家指出,一家企業被曝光了,整個綠色食品產業都要受到傷害。這就最終導致綠色食品標志在消費者中沒有形成有誠信的認知度。消費者對綠色食品與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的概念分不清楚,使綠色食品內在的價值被掩蓋,也就無法形成一個龐大、固定的消費群體。
對于這些分析,參加本次論壇的不少企業家都表示非常贊同。山西大寨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其壽告訴記者:“我們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還通過廣告、展會以及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宣傳綠色食品的優秀品質,但這光靠一兩家企業來做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一些企業的負責人也承認,他們通過產品調查發現,雖然有7成以上的消費者知道綠色食品標志,但只有一半的人能正確辨認。山西廣靈神水豆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齊寶權也無奈地表示:“我們目前是全國惟一一家采用純天然生物發酵制法點制豆腐來制成各種豆腐制品的企業。由于生產成本高,加上老百姓對綠色食品還不太認可,所以我們的產品只能和普通產品定價差不多。” 會上,不少專家也為企業培育綠色品牌“支招兒”。他們認為,首先在觀念上要由“重認證”向“重打造”轉變;其次生產企業要以一貫的高質量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口碑,樹立誠實守信的品牌形象,而作為綠色食品的認證機構則要嚴格認證制度,加強對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食品和企業的監督管理。